光纖是由成同心圓的雙層透明介質構成的一種纖維。使用廣泛的介質材料是石英玻璃(SiO2)。內層介質稱為纖芯,其折射率高于外層介質(稱為包層)。通過在石英玻璃中摻鍺、磷、氟、硼等雜質的方法調節纖芯或包層的折射率。通信用光纖的傳輸波長主要為0.8~1.7微米的近紅外光。光纖的芯徑因類型而異,通常為數微米到100微米,外徑大多數約為 125微米。它的外面有塑料被覆層。光纜(圖2)由單根或多根光纖組合并加以增強和保護制成。光纜可以在各種環境下使用。光纜的制造方法與電纜相似。
光纖通信是現代信息傳輸的重要方式之一。它具有容量大、中繼距離長、保密性好、不受電磁干擾和節省銅材等優點。
在3G網絡建設、FTTH(光纖到戶)實施、三網融合試點、西部村村通工程、“光進銅退”等多重利好驅動下,中國光纖光纜行業發展勢頭較好,我國成為了全球主要的光纖光纜市場和全球大的光纖光纜制造國,并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。
2011年,中國光纖光纜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共有149家,比上年減少21家;實現工業總產值688.02億元;實現銷售收入643.10億元,同比增長24.68%;創造利潤65.54億元,同比增長47.39%。
隨著我國FTTH及FTTC系統的采用、三網融合以及大規模3G建設的持續,市場對光纖光纜的需求量依然很大,為我國光纖光纜行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,行業前景大好。
隨著光纖光纜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,大型光纖光纜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,國內優秀的光纖光纜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,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。正因為如此,一大批國內優秀的光纖光纜品牌迅速崛起,逐漸成為光纖光纜行業中的翹楚!
光纖通信的誕生與發展是電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。人類社會的信息化建設正在加速進行,即 使是在全球經濟發展不景氣的情況下,通信和信息行業還十分火紅。光纖通信正朝高速、超高速、超大容量的光纖傳輸及全光網方向發展。我國在實現信息化進程中,“九五”期間中國電信 完成了“八縱八橫”的光纜干線敷設。一個以光纜為主體的骨干通信網逐步形成。四通八達的高容量光纜干線已成為我國的“信息通道”。隨著通信事業的不斷發展,從省到市、縣甚至鄉鎮也敷設 了光纜。“光纖到戶”的日期越來越臨近了。近幾年來,隨著技術的進步,電信體制的改革以及電 信市場的逐步全面開放,更由于IP業務的爆炸式發展所帶來的帶寬的巨大需求,光纖通信的發展又一次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局面。
用玻璃纖維傳光已有30多年。初期的光纖應用僅限于某些光學機械和醫療設備(如燈光導引及胃鏡等),傳輸的是可見光,衰減高達1000分貝/公里。1966年,高錕首先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光信息傳輸的設想。1970年在美國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制成了高純石英光纖,其衰減降為20分貝/公里,從而使長距離傳輸成為現實。其后,光纖的衰減迅速下降,到70年代后期已降至0.2分貝/公里的理論極限水平。光纖的帶寬不斷增加,到80年代初帶寬達到數百吉赫·公里的單模光纖已可供實用。已研制成中繼距離超過100公里,容量達數百兆比/秒的光纖通信系統。光纖通信設備制造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工業部門。光纖中光波強度和相位隨溫度、電場、磁場等物理量的改變而變化的特點,已被用于高靈敏度的遙測傳感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