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是一些大有效面積、低色散維護的新型G.655光纖光纜,其PMD值極低,可以使現有傳輸系統的容量方便地升級至10~40Gbit/s,并便于在光纖光纜上采用分布式拉曼效應放大,使光信號的傳輸距離大大延長。
用于城域網通信的新型低水峰光纖光纜
城域網設計中須要考慮簡化設備和降低成本,還須要考慮非波分復用技能(CWDM)運用的可能性。低水峰光纖光纜在1360~1460nm的延伸波段使帶寬被大大擴展,使CWDM系統被極大地優化,增大了傳輸信道、增長了傳輸距離。一些城域網的設計可能不僅要求光纖光纜的水峰低,還要求光纖光纜具有負色散值,一方面可以抵消光源光器件的正色散,另一方面可以組合運用這種負色散光纖光纜與G.652光纖光纜或G.655標準光纖光纜,運用它來做色散補償,從而防止復雜的色散補償設計,節約成本。如果將來在城域網光纖光纜中采用拉曼放大技能,這種網絡也將具有明顯的優勢。但是畢竟城域網的規范還不是很成熟,所以城域網光纖光纜的規格將會隨著城域網模式的變化而不斷變化。
用于局域網的新型多模光纖光纜
由于局域網和用戶駐地網的高速發展,大量的綜合布線系統也采用了多模光纖光纜來代替數字電纜,因此多模光纖光纜的市場份額會逐漸加大。之所以選用多模光纖光纜,是因為局域網傳輸距離較短,雖然多模光纖光纜比單模光纖光纜價格貴50%~100%,但是它所配套的光器件可選用發光二極管,價格則比激光管便宜很多,而且多模光纖光纜有較大的芯徑與數值孔徑,容易連接與耦合,相應的連接器、耦合器等元器件價格也低得多。ITU-T至今未接受62.5/125μm型多模光纖光纜標準,但由于局域網發展的須要,它仍然得到了廣泛運用。而ITU-T推選的G.651光纖光纜,即50/125μm的標準型多模光纖光纜,其芯徑較小、耦合與連接相應困難一些,雖然在部分歐洲國家和日本有一些運用,但在北美及歐洲大多數國家很少采用。針對這些疑問,目前有的公司已執行了改良,研制出新型的5O/125μm光纖光纜漸變型(G1)光纖光纜,區別于傳統的50/125μm光纖光纜纖芯的梯度折射率分布,它將帶寬的正態分布執行了調整,以配合850nm和1300nm兩個窗口的運用,這種改良可能會為50/125pm光纖光纜在局域網運用找到新的市場。
前途未卜的空芯光纖光纜
據報道,美國一些公司及大學研究所正在開發一種新的空芯光纖光纜,即光是在光纖光纜的空氣夠傳輸。從理論上講,這種光纖光纜沒有纖芯,減小了衰耗,增長了通信距離,防止了色散導致的干擾現象,可以支持更多的波段,并且它允許較強的光功率注入,估計其通信能力可達到光纖光纜的100倍。歐洲和日本的一些業界人士也十分關注這一技能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空芯光纖光纜似有可能。如果真能實用,就能處理現有光纖光纜系統長距離傳輸的疑問,并大大降低光通信的成本。但是,這種光纖光纜運用起來還會遇到許多棘手的疑問,比如光纖光纜的穩定性、側壓性能及彎曲損耗的增大等。因此,對于這種光纖光纜的現場運用還需做進一步的探討。